【建团百年历史资料】第七期:安吴青训班大事记(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

发布日期:2022-10-10 10:32  来源:共青团  阅读: 次  字体:[ 大 ]  [ 中 ] [ 小 ]

安吴青训班大事记

团陕西省委青运史研究室

  一九三七年

  十月,中共陕西省委于九月末,向前来陕西泾阳县云阳镇,参加接收安置从狱中释放出来的同志的中共中央青年部部长、西北青救会主任冯文彬提出,帮助陕西训练西安事变前后涌现的青年运动骨干和积极分子的要求。经过商定和筹备,“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于十月十一日在三原县斗口镇于右任先生的农场开办。冯文彬任青训班主任,乐少华任大队长。

  十一月,青训班从斗口镇迁往泾阳县云阳镇,中央青年部请示中央同意,调乔木(胡乔木)到青训班担任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

  十二月,毛泽东得知青训班开办和取得的成绩后,打电报通知冯文彬回延安汇报。他肯定了青训班的形式与作法,并从适应抗战形势需要出发,决定扩大青训班规模,指示要青训班敞开大门,来者不拒,大量吸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加革命。同时要中央有关方面在干部力量和经济方面给予支持。从第三期起,中共中央组织部先后从抗大、中央党校和红军长征干部中选调了一批骨干力量,加强青训班工作。月底,青训班陆续从云阳镇迁往安吴堡,此后通称安吴青训班。

  一九三八年

  二月,青训班组织机构逐渐健全,设立了教务、生活指导、总务、秘书四个处,刘瑞龙、张琴秋、葛瑞冀、郭思光分别任四个处的处长。中共安吴青训班总支委员会也秘密建立,归中央组织部和中央青委(青委成立前是中央青年部)领导,史洛文任党总支书记。

  三月,青训班党总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发展知识分子入党的决定,加强了对学生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工作,首次大批接收党员。

  风陵渡失陷后,为了保卫陕西,迎接战争,提高学员实战本领,青训班于三月底四月初举行了为期一周的军事野营演习活动。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组成青年自卫团,李东潮任团长,冯文彬任政委,黄春霆任参谋长,刘瑞龙任政治部主任,下分两个营。青年自卫团途经三原、淳化、耀县,进行了各项军事演习项目,又改编为十二个支团,制定了下乡工作大纲、下乡访问工作要领和地方调查大纲,深入农村,做了大量的宣传、组织民众的抗日救亡工作和调查研究,使学员受到了实际锻炼,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为发展党员和留校工作考察了一批积极分子。

  四月,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校长李公朴先生参观青训班,受到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此后李先生写了《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怎样办战时青年训练班》一文,介绍青训班情况和经验,扩大了青训班在社会上的影响。

  同蒲路失守后,中共山西省委通过地下党组织带领工人撤退到西安,继续坚持斗争。三月,青训班及时设立职工连,招收抗日工人进班学习,后扩大为职工大队,下分四个中队,中共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副书记张浩来班担任职工大队大队长,董昕任副大队长,罗毅、王世光、张午先后任分总支书记。职工大队共办两期,第一期五月底结束,第二期七月份结束后,大部分干部调往延安创办职工学校,少部分干部继续留在青训班工作。职工大队为抗战时期的工人运动培养了第一批骨干力量,为创办延安职工学校提供了条件和经验。

  四月二十九日,党中央讨论青年工作时,决定尽量扩大青训班的规模增设青年干部连队,专门训练青年工作干部;从抗大、陕公等校挑选适合做青年工作的学生到干部连学习。五月,青训班为适应抗战需要,满足青少年的抗日要求,从五月起先后设立干部连、儿童连、军事连、佛教连、农民连、艺术连、研究班、速记班等专业连队,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类进行教学,为抗战训练了多方面的骨干。

  六月,国民党泾阳县长到青训班进行捣乱,青训班有理有节地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召集学员大会欢迎并请他讲话,当他散布投降和反共谬论,煽动学生脱离青训班、到国民党里找前途时,遭到全体学员的讥讽;继而乔木策略地批判了他的谬论,从正面阐述我党的抗日主张和青年的前途,赢得全体学员的热烈鼓掌,致使国民党县长狼狈溜出安吴堡。

  六月廿七日,世界学联代表团来到安吴青训班,青训班和当地十多个抗日团体举行盛大欢迎会,同学总会史家主持会议,冯文彬主任致欢迎词,世界学联代表柯乐满、雅德、福洛特、雷克难分别讲话,赞扬青训班的努力奋斗精神,赞扬中国青年的统一战线阵容和斗争精神将鼓励并推动世界各国青年团结起来。代表团一致表示,全世界青年学生都在援助着中国青年和中国的抗战。代表团回去后专门在《世界学联情报》上报道了青训班情况,扩大了青训班的国际影响,吸引了更多的华侨青年和留学生回国参加青训班学习,

  七月下旬,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从前线回延安时亲临青训班视察,受到全体学员和工作人员的热烈欢迎。总司令检阅了学员队伍,分别在干部会议和全体学工人员大会上讲了话,接受了青训班的请求,担任了青训班的名誉主任,并给学员题词“学好本领上前线”。此后青训班将题词放大刻写在安吴堡的城墙上,鼓舞着一期又一期的学员刻苦学习从收地奔向抗日杀敌战场。

  八月,为使各界了解青训班的概况和成就西北青救会出版《西青救与青训班》,冯文彬、乔木和各处负责人等全面总结了青训班创办十个月以来的工作和经验,介绍了青训班克服困难自力更生办学的情况,从而进一步扩大了青训班在社会上的影响,各地青年学生更加积极踊跃奔向安吴堡。

  十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期间,全国党的青年工作人员会议同时在延安召开(文件记载为十二月,待考证),会议根据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全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形势,决定加强青年干部的训练工作,将安吴青训班改为专门培训青年干部的训练班;学生除继续从抗大、陕公选调外,还决定从中央党校、鲁艺选调一批,为加强青训班的领导工作,教务处处长刘瑞龙被提升为副主任。

  十一月,中央组织部从中央党校选调六十多名年轻党员参加青训班学习和工作。当途经耀县黄土坡村附近的沿山公路时;一辆汽车不慎翻车,九名同志遇难牺牲,四名同志受伤。在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博古、谢觉哉等领导人的关怀和资助下,安葬了烈士,对伤员及时进行了抢救和医治。事后,中央党校和青训班分别为烈士举行了追悼会。

  十二月五日,因召开西北青年第二次救国代表大会,青训班周年纪念活动改期于本日隆重举行。国民党友军和西安、三原、泾阳等地文化界、教育界的友好人士和学生应邀参加。在纪念大会上,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关烽(贾拓夫)到会祝贺并做保卫西北的形势报告,乔木做了青训班一年来的工作报告。会后举办了成果展览;进行了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同学总会为周年纪念曾于九月向毕业同学发函号召,大量介绍青年来母校学习,为母校筹集资金,寄来纪念品和工作报告。

  十二月,为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党中央决定以抗大、陕公、青训班为基础,在晋东南建立抗大一分校。青训班学员踊跃报名,积极要求到敌后去,五百名额迅速满员,编为一个支队,下分三个连队,李立知任支队长,马兴隆任教导员,赵易亚、刘刚、金子明、廖习仗、任洪泽等任连长、指导员,下旬赴晋东南参加一分校筹建工作。

  一九三九年

  一月,青训班青年印刷厂在淳化县城前头村创建,王元一任厂长,泰一飞任党支部书记。该厂自力更生,克服困难,逐渐由小到大,先后承担了《中国青年》和“青救丛书”等印刷任务。一九四○年四月随青训班迁到延安后,与中央印刷厂合并。为适应抗日形势与青年运动的发展,在战争中训练青年干部,青训班于一月组织了六个战地工作团(对外称西北青救会战地工作团)去晋东南和晋察翼战区学习、服务。战工团出发前进行了十天的准备和实习工作,刘瑞龙副主任做了实习总结和动员报告。在延安和战区,战工团受到毛泽东、朱德、彭德怀、贺龙等领导人的关怀和指导,他们分别接见讲话,并在经济上给以援助。战工团在战区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发动组织民众抗日,热情慰问前线将士,开辟青年工作,发展青年运动,在战争中受到了锻炼和考验。一、二、五团于九月回到青训班继续学习,三、四、六团于一九四○年初陆续回到延安参加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筹建和学习。

  三至四月,青训班响应党中央和边区政府扩大战时生产的号召,为了克服经济困难,实现自给自足,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成立了生产委员会,组织了三百五十人参加的生产远征队,在亮马台开荒八百亩,种地六百亩;留校人员在嵯峨山开荒八十亩,种菜十多亩。在此基础上办起了青年农场。

  五月上旬,青训班给朱德名誉主任致信表示,用加紧的学习和工作来配合前方的打仗,输送更多的青年干部到前方帮助打胜仗。班部响应西北青救会的号召,举行“青年参战动员周”,通过检阅学员队伍,举办时事和工人运动青年运动讨论会、生产运动总结发奖大会、军事体育运动会、文艺联欢会!苏联画片展览开展除奸宣传、慰问抗日军属等活动,隆重而热烈地庆祝首届五四青年节。

  六月,毛泽东在《反投降提纲》中高度评价青训班等校取得的重大成绩;为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和封锁,加强战区工作,号召“动员大批学生和工作人员上前线”,但“学校名义必须保存”。党中央决定抗大、陕公、青训班三校主力迁往华北敌后,创办华北联合大学。青训班贯彻《反投降提纲》精神和党中央指示,为培养青年工作负责干部,抽调本科一队学员和部分工作人员撤回延安,编入中央党校三十八班继续学习。组织三百五十人编为一个独立营,石青山任营长,张立之任教导员,李文舫、李力、李奇、金才为营部工作人员,下分三个连,月底经延安赴华北。

  七月,由于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磨擦,进行挑衅与骚扰,为坚守阵地,继续办学,在青训班警卫连的基础上成立了军事队。军事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游击战争知识,保卫青训班的安全,应付突然事变。

  八月,青训班主力迁往华北后,主要领导干部相继调离,继由朱致平任代理班主任,张午任党总支书记兼生活指导处处长,陈宇(九月离开)、孙庆恺(十月接任)任教务处处长,王志刚任总务处处长。

  九月,史洛文和屈志统到延安向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汇报青训班党的工作,李富春高度评价青训班为党吸收、培养、输送了大批积极分子和新鲜血液,模范宣传和执行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和政策,又指出还存在关门主义的影响。

  十月五日,毛泽东为青调班二周年纪念题词“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宝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但青年同志的自然缺点是缺乏经验,而革命经验是必须亲身参加革命斗争,从最下层工作做起,切实地不带一点虚伪地经过若干年之后,经验就属于没有经验的人们了!”十日,青训班举行二周年纪念大会,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朱德致信,表示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努力完成肃清投降分子、增强抗战力量、积极准备反攻的紧急任务,继续坚决执行“学好本领上前线”的方针。(多数老同志回忆题词是在一周年,一九四○年出版的《中国青运文选》记载的是“二周年”。)

  一九四○年

  二月,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后,史洛文从延安到青训班传达中央关于青训班撤退和创办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的精神,并带回部分学员。

四月,中央青委派陈宇来青训班安排撤退事宜,十三日中央书记处正式发出撤退电报,二十四日青训班全部撤出安吴堡。

  为了更系统地训练青年干部,巩固与扩大青年运动,党中央一月决定在安吴青训班的基础上创办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并即进行筹备工作;二月初步确定了教育方针和组织机构,陈云兼任校长,冯文彬任副校长,黄华任教育长;在战工团团员和青训班学员逐步撤回延安建校的过程中,三月开始上课;五月初青训班全部人员撤回延安后,三日下午在中央大礼堂举行开学典礼,毛泽东、周恩来、王明、邓发、吴玉章等领导人莅临祝贺。(赵有奇整理)

(编辑:朱晓蕊,校对:侯灿,审核:李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