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淮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拟表彰人选及集体名单公示
“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是共青团淮南市委、淮南市青联授予淮南优秀青年的最高荣誉。为集中展示当代淮南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树立政治进步、品德高尚、贡献突出的优秀青年典型,尤其是表彰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积极投身防疫工作一线的先进典型,激励全市广大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淮南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团市委、市青联决定,开展第九届“淮南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
活动自2020年3月启动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经过组织推荐、初评提名、资格审查、评选投票等相关环节,确定了20名“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拟表彰人选,10名“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拟表彰人选,5个“淮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拟表彰集体。现对拟表彰人选及集体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事迹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0年4月20-4月24日。如对公示入围人选持有异议,请于2020年4月24日前向团市委组织部实名反映。
联系电话:0554-6655700;
传真:0554-6644035;
电子信箱:hntswzzb@163.com。
共青团淮南市委员会 淮南市青年联合会
2020年4月20日
第九届“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拟表彰人选
公示
(共2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刚,男,汉族,1987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淮南中兴路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兼工会主席、副经理。
王刚曾经参与孔李大桥项目这一淮南市重点工程建设。他在中兴路项目任职期间,始终高度重视工作职责,积极为项目运转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为推动中兴路施工生产、提升员工福祉和实现员工价值而不懈努力。他坚持以党建统领团支部建设工作,注重发挥广大青年团员在重点工程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项目部成立了“青安岗”,较好的推进了中兴路及综合管廊建设,确保了施工安全和环保达标。截止目前,项目部已累计完成产值2.5亿元,受到了项目建设单位的高度认可。同时他热心扶贫事业,主动对寿县陶店乡马店村和潘集区高皇镇段湾村贫困户进行爱心帮扶。自参加工作以来王刚荣获多次中铁六局经济管理标兵称号、先进个人及优秀党支部书记。
2.王庆永,男,汉族,1988年4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法学、经济学双学士,现任谢家集区检察院员额检察官。
2011年,王庆永进入淮南市谢家集区检察院,先后在侦监科、公诉科担任书记员、助检员、检察员、员额检察官。长期奋战在业务一线,主动办理各类疑难、复杂刑事案件,负责审查逮捕、起诉、出庭支持公诉,积极开展侦查、审判监督工作。期间撰写多篇文章在省级媒体发表。2014年至2019年,四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一次获得优秀员额检察官。2015年1月,淮南市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评选中,经过论文撰写、论辩等环节,最终获得市级优秀公诉人称号。
3.王泳文,男,汉族,1983年7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现任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分公司副经理。
王泳文扎根于工程项目建造施工现场一线,立足岗位,十年如一日,专注于化工、石油化工工程建造技术研发,先后主持完成了5个成套装置建造技术课题研发,撰写发表论文9篇,专著1篇,取得国家授权有效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筑工匠”、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淮南市“向上向善好青年”及公司“青年岗位标兵”、“优秀技术负责人”、“技术管理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4.王新龙,男,汉族,1988年7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侦一大队副大队长。
王新龙现从事打击涉枪犯罪、侦破命案积案等工作。他在打击涉枪犯罪工作中,认真负责、精心钻研、加强协调、强化督导,会同网安、技侦部门和分县局刑警大队,深挖涉枪线索,全力抓捕涉枪犯罪嫌疑人,为维护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冠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请缨加入“市局机关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同时立足本职工作,严厉打击暴力伤医、医闹行为,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贡献。他被公安部授予“打击涉枪涉爆犯罪成绩突出的刑侦民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被授予2019年度“全省公安机关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5.朱庆慧,女,汉族,1983年8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为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朱庆慧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关心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事,能够出色完成医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多年来一直受到医院领导、同事、病人及同学们的一致好评。面对疫情,她第一时间报名请战要求去抗疫第一线,2月9日,她作为首批驰援湖北的抗疫医疗队的队员抵达武汉,进入方舱医院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不惧危险,冲锋在前。朱庆慧曾先后在2016年度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风和医德医风考核中被评为优秀,2018年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因疫情期间表现突出,2020年获得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党员先锋”荣誉称号。
6.朱宝童,男,汉族,1989年12月生,群众,大学学历,现任安徽图联科技总经理。省青年徽商商会副会长,省青联委员,淮南市政协委员,淮南市工商联副主席。
2013年,朱宝童立志回乡创业,加盟安徽图联科技后,引领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创业创新。2019年5月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朱宝童作为特邀代表参加了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大数据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专题演讲。曾获的表彰有2018年安徽省“新一代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青年人物奖,2017年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杰出经理人奖,2016年荣获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2015年国家级双创之星,2013年获得中国年度优秀经理人。
7.孙现纯,男,汉,1987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寿县扶贫办四级主任科员、督查督办股副股长。
2017年以来,孙现纯参与起草了寿县扶贫领域政策多项配套文件,常态化在全市各县区和帮扶单位开展扶贫政策解读。2018年1月因业务扎实被抽调赴西藏开展扶贫考核,他成为全市第一个参加了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扶贫干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孙现纯做到了轻伤不下火线,胃部查处病患后,为了工作,手术一拖再拖,术后三天即到岗参战。疫情发生时刻,面对爷爷因突发脑出血去世,简单料理后事,就重新站在了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的第一线。为寿县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青春力量先后被评为全市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县优秀团干、县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8.纪伟,男,汉族,1985年10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主治医师,现任淮南市新华医院大内科支部副书记(主持工作),呼吸内科副主任。第十届淮南市青年联合委员会常委,市呼吸内科学会委员,市内科学会常委,市肺癌学会委员。
纪伟业务能力出众,擅长呼吸与危重症救治、气管镜诊治及中毒的血液灌流治疗,熟练掌握肺癌的常规诊疗技术,气管镜检查技术,经皮肺穿刺术,浅表淋巴结穿刺术。担任淮南市内科、呼吸、肺癌等学会常委、委员。多次参加志愿者服务,参加团市委青年讲师团,传递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该同志坚守在一线呼吸科门诊,高峰时期日接待病人量80人左右,同时还协调大内支部各科室的疫情防控工作。曾获2015年“淮南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入围2016年“安徽省最美青春故事”。
9.李巧玲,女,汉族,1987年9月,大学学历,助理记者,现任凤台县融媒体中心外宣部主任。
疫情防控伊始,李巧玲立即回到单位递交了“请战书”。抗击疫情的50多天里,她采制的多条抗疫情、保春耕等新闻分别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安徽电视台、《安徽日报》采用。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中央、省、市等上级媒体发稿2500多篇,成为全省高产的地方台记者。2018年、2019年评为淮南市对外传播奖先进个人,2012年、2016获年度安徽经济好新闻一等奖,2017获年度淮南新闻奖一、二等奖等30多个荣誉,2019年第三届凤台县青年五四奖章,2019年凤台县尊师重教先进个人。
10.杨小莹,女,汉族,1985年3 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淮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
杨小莹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舍小家顾大家,在党和国家发出集结号的第一时间,主动递交请战书,志愿到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1月27日,她作为安徽省首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出征武汉。在武汉的两个多月,先后转战武汉协和东西湖医院及武汉肺科医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无谓生死、不惧艰险,积极救治患者。她最先出征,最后撤离,为武汉抗击疫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展现了白衣战士的时代风采。她曾荣获潘集区战“疫”好人等光荣称号。
11.沈文彬,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1986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淮南第十九中学党支部委员,信息中心主任。担任省、市基础教育信息化专家,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考官。
疫情防控期间,他协助教师开设近两个月的“空中课堂”,保障了496节空课的正常运行。特别是在承接市教体局安排的省空课录制工作后,精心录制每一节课,并经常剪辑至深夜。曾获市教育系统“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市骨干教师,市教育督导先进个人。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并主持省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指导教师参加全国课堂大赛获国家二等奖,辅导学生参加未来工程师赛、电脑制作赛获国家二等奖,省一、二等奖。
12.张晓明,男,汉族,1982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研究生,市经信局科长。
疫情防控期间,张晓明协调调入防护口罩242万只,额温枪500把,酒精等消杀用品175吨,为省、市防总保障供应一次性手术隔离衣4万套,联系国家工信部、省经信厅帮助企业协调口罩生产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全力保障我市防疫物资供应。牵头开展盐业体制改革和人员分流安置重大改革工作,使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确保了盐改期间盐业市场供给安全稳定。推荐2项行业标准获国家工信部重点立项;赴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和省经信厅推荐和培育我市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户、25户,其中省级优秀企业技术中心4户;遴选26项产品荣获安徽工业精品称号;策划和组织全省首届、第二届煤机装备展、皖北六市(淮南)年会等大型会议会展,推介淮南工业;组织150户重点企业高管赴上海财经、重庆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开展培训。获得市经信系统信息先进个人。
13.陆艳梅,女,汉族, 1989年1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学历,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阳光社区副主任。
在领导眼里她是“陆大胆”,在同事嘴里她是“女汉子”,在家人、朋友眼里她是“工作狂”。疫情防控期间,辖区内出现2例确诊患者,她靠双腿爬上25层高楼安抚居民情绪并建立“微信群”,每天为78户285人运送、分发物资,身先士卒的她给社区工作人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除了C座疫情区每天的工作,她每天还要对辖区内返淮人员情况进行摸排、登记、上报,出入管控、体温检测、商户营业等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加班加点工作,严防疫情传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疫情防控墙”。获得2019年淮南市“文明创建志愿服务之星”荣誉称号,获得田家庵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首批)“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14.陆晓梅,女,汉族,1980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本科学历,现任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护士。
陆晓梅作为淮南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在武汉市收治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医院奋战了65个日夜。期间,陆晓梅同志一直担任护理小组组长,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克服防护用品不足等诸多困难,精心护理好每一位患者,圆满完成了此次援鄂医疗任务。她曾先后获得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优秀工作者、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年度十佳护士、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优秀工作者。
15.陈慧珺,女,汉族,1992年4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大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
在宣传岗位上,陈慧珺立足法院各项重点工作,大力宣传审判执行中的创新举措、先进经验和取得成效,讲好法院故事,传递司法正能量,共被各类媒体采用宣传稿件788篇次,其中省级以上媒体采用694篇次;编写报送各类信息,为党委政府和上级法院正确决策提供服务;连续5年参与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全省法院优秀司法统计分析评选,多次获得奖项;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疫情期间主动参与社区防疫工作。先后获得全市法院系统岗位能手、全市法院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江淮风暴”执行攻坚战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16. 贾言军,男,汉族,1981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淮南市电化教育馆副馆长。
疫情防控期间,为保障我市学生正常学习,市教体局决定进行网络视频直播授课,市电化教育馆承担技术支撑。接到任务后,贾言军与技术保障组对全市网络资源进行摸底,迅速安排网络平台搭建、网络资源配置、直播环境搭建、平台运行监控、协调播出机构等工作。作为全省最早实施直播授课的城市,我市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人民网、凤凰新闻等数十家媒体予以报道。与此同时,为保障全省线上教学,淮南市承担全省288节课程视频录制任务,贾言军连续70多天坚守在线上教学视频录制的第一线,确保录制工作的圆满完成并获得了省市多家单位好评。2018年被市政府办公室评为网站暨政务新媒体先进个人。
17.徐玲燕,女,汉族,1992年2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护师,现在淮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工作。
2月8日夜,徐玲燕被紧急抽调参加安徽省第三批援助湖北抗疫医疗队。2月9日晚,徐玲燕到达武汉,12日便开始了她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的抗疫战斗。3月8日方舱医院休舱,方舱内收治的491名患者无一例病亡,医护人员无一例感染。3月11日,徐玲燕等20名淮南市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再次请战,3月14日,她被安排在武汉协和医院西院重症监护工作,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出色完成了任务。4月10日,徐玲燕平安回到淮南。在湖北援助期间,她工作认真负责,表现优秀。她曾获2019年参加淮南市护理知识大赛荣获二等奖。
18.高山,男,汉族,1986年6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国网淮南供电公司配电二次班副班长。
自工作以来,他坚守一线,在业务上勤钻苦练,在安徽省电力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工艺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的好成绩;他敢于攀登,在技术上创新求索,主要参与的“10kV带电清障机械臂”有效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并荣获全国第39次QC代表大会成果发表金奖;他红心向党,在奋斗中点亮青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无暇照顾刚刚出生的女儿,坚守完成市传染病医院等重点保电任务。“是党员,就应该冲在前,请组织放心!”他说到也做到。他先后荣获淮南市五一劳动奖章、淮南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淮南市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19.童东顺,男,汉族,1989年12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淮南市消防救援支队春华街特勤站站长助理。
参与消防工作以来,先后参与灭火、抢险救援战斗1500余次,挽救被困人员200余人,先后成功参与处置了田家庵区百花园烟花爆竹爆燃事故、潘集平圩脚手架坍塌事故、寿县杨家圩仓库火灾、滁新高速多车连环相撞事故、田家庵区永安家具城火灾、援鄂抗击新冠肺炎消杀等重大灭火抢险救援任务,为总队、支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保护淮南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参与工作后,获得高空绳索救援教练资质、IRATA绳索救援一级资质,水域救援、地震救援等特种救援资质认证,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被消防总队评为“训练能手”、“优秀士官”,获评为2016年获淮南市第二季度“淮南好人”称号,2017年度淮南市“十大杰出青年卫士”,被部消防局评为“改革先锋”,因支援武汉期间工作表现突出被鄂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20. 管俊勇,男,汉族,1985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学历,主治医师,现任寿县县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安徽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
2月9日抵达武汉后,进驻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在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491人,治愈439人,转院52人。方舱医院休舱后,他再次请战进去协和医院西区救治重症患者。他所在的安徽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安徽省护理队(方舱)均被评为全国卫健系统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先进集体,他个人获得武汉开发区(汉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和中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临时委员会分别授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白衣卫士”“党员先锋”荣誉称号,安徽省卫健委、寿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冠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第九届“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提名奖
拟表彰人选公示
(共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延枫,男,汉族,1991年5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学历,现任淮南市八公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科员。
三年来,先后在八公山区司法局、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单位磨炼,协助区委巡察办开展巡察,抽调区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时坚持带病上岗,轻伤不下火线。2017年,撰写社区矫正案例获省厅拍摄,全省7篇,全市唯一入选。司法部推进“中国法网”案例库建设时,撰写两篇案例入选,为全市各县区唯一首批采用,全省唯一首批连采两篇。因工作突出,2018年荣获“全省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2.王美惠,女,汉族,1982年6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政工师、审计师,现任淮沪煤电(电力)有限公司组织主管。
王美惠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恪尽职守、辛勤工作,认真组织本单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她能够积极履行作为一名兼职团干部的工作职责,积极打造了读书会、“QC、五小”成果发布会等团青品牌活动,对困难团员青年实施“暖心关爱”行动,积极为青年职工牵线搭桥,精准服务300余名单身青年。该同志曾先后获得淮南矿业集团及上海电力优秀团干部、淮沪煤电(电力)公司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3.代少东,男,汉族,1987年10月27日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学历,寿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助理。
作为办案一线的检察干警,代少东同志志愿奉献、勇于担当、奋力上进,积极投身检察事业。2019年5月至11月,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只身远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开展检察机关对口援藏工作。作为援藏工作队队长,他不畏高原低压缺氧的恶劣环境,翻山越岭走实地访调查案情,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他始终将为人民服务记于心头、践于行动,2014年度该同志被评为“寿县人民检察院先进个人”,2018年度获得寿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4.孙克顺,男,汉族,1985年11月生,大学学历,现任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田家庵发电厂设备维修部热机三班组长。
孙克顺主要从事田家庵发电厂5、6号锅炉本体、管道阀门及脱硫脱硝部分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能独立完成所管辖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安全生产,确保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完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他在2008年淮南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第五名、“淮南市青年岗位技术能手”、“淮南市职工技术标兵”;2014年“田家庵发电厂第六届生产技术比武钳工个人第一名”;2016年“第十四届中国大唐专业知识和技能竞赛”钳工决赛中获“中国大唐优秀技能选手”荣誉称号;“2018年度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优秀徒弟”称号、“田电工匠杯”生产技术比武钳工一等奖;中国大唐2017-2018年度“青年岗位能手”、大唐安徽发电有限公司“大唐皖电杯”钳工比赛三等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5.张健,男,汉族,1986年5月生,高中,淮南健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淮南市风调雨顺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张健带领潘集区农户走绿色种植道路,发展避雨葡萄、大棚草莓种植等经济作物,促进生态农业持续发展,实行联营综合体,共产共销,带领100多草莓、酥瓜种植户发展特色农业种植,学习运用科学化管理模式种植现代农业。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发生后,发动草莓种植户50多名,自愿捐款捐物,共筹集现金10800元,草莓600余箱。同时,疫情期间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帮助潘集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凤台县等地草莓种植户销售草莓4万多斤。曾被评为淮南市商贸行业先进者,获淮南市首届青年创业大赛创业银奖;创办的合作社被评为淮南市示范合作社。
6.张静,女,汉族,1988年9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国工商银行淮南分行潘集支行行长助理、纪检委员。
2011年,张静进入工商银行淮南分行,岗位历经柜员、营业经理、营业部副主任、网点负责人。张静爱岗敬业,脚踏实地,钻研业务,锻炼技能,心系群众,关心关爱青年员工,参加志愿者服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投身普惠金融业务,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曾先后荣获省行、淮南分行优秀共产党员、结现专业先进个人、渠道二维码旺季营销先进个人、2019年淮南分行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7.周广路,男,汉族,1983年5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田家庵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疫情防控期间,周广路主动请缨选择了“逆行”,“舍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婴儿,立即投身到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筹建中来。他带领后勤组认真筹备,抢抓时间,仅用两天时间建成投用全市首个隔离观察点,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周广路和他的同事们连续奋战67个日夜,重点把好“登记关、安全关、心理关、数据关和服务关”,坚持规范操作、服务优先、闭合管理,基本做到“执行任务零折扣、解决问题零延误、贴心服务零距离”,期间累计接收160余人,隔离观察工作安全平稳、规范有序。他曾先后荣获“田家庵区节能先进个人”、“田家庵区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8.高闯,男,汉族,1992年11月出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学历,临床执业医师,现任毛集实验区夏集镇卫生院住院部内科医师。
疫情防控期间,高闯在外出采购防控物质返院途中,不慎摔倒,致使右手腕关节脱位,在门诊简单包扎,打上石膏固定后,高闯便立即投身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在基层卫生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高闯同志不辞辛苦奋斗在一线。协助镇疫情防控指挥部摸排湖北(武汉)春节期间返乡人员72余人、摸排与湖北(武汉)返乡人员密切接触者175人。指导辖区内9所村卫生室及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坚持对卫生院内外环境进行两次消杀工作、并及时收集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上报的信息,并分类统计及时上报上级部门。为夏集镇卫生院防控工作竭尽全力。
9.崔玉琨,男,汉族,1990年11月出生,大学学历,工学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现任安徽淮南平圩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电部主值。
工作以来,崔玉琨主动参与机组检修的繁重工作,成功处理了给水泵跳闸、引风机跳闸等故障,保证了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累计为公司挽回了数百万的损失。疫情期间,他连续工作,成功参与了机组多个设备消缺以及运行方式的调整等工作,为电网稳定以及居民的电力供给贡献青春力量。崔玉琨曾获得中电联颁发的“电力行业优秀技能选手”称号,国家电投技能竞赛三等奖和中国电力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10. 程震,男,汉族,1990年3月出生,大学学历,一级教师,现任大通区大郢小学校长。
疫情防控期间,积极参与全市中小学生居家锻炼的视频教学工作、全市初三学生在空中课堂体育现场直播教学、全省中小学线上体育课教学工作。作为校长,对无法进行网上学习的学生送书上门以及帮助其解决网络和手机问题。2015年指导学生在十八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征文比赛中获小学组二等奖;2017年获安徽省第六届中小学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18年荣获大通区优秀教师称号;2018年荣获淮南市第五批骨干教师;2018年获淮南市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一等奖;2019年指导《中华响扇》获安徽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及市一等奖;2019年获全国第八届中小学优秀体育课在线交流课; 2019年撰写《农村小学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实践与探索》获安徽省三等奖及淮南市一等奖; 2019年荣获淮南市中小学精品课例二等奖等等。
第九届“淮南青年五四奖章”拟表彰集体
公示
(共5个,按单位笔画排序)
1.中国电科八所传输组件研究部是一个以青年为主体的科研技术攻关团队,团队中现有55名员工,其中技术研发人员32名,党员18名,团员11名,35岁以下青年职工有36人,占总人数的65%。
该集体主要专业方向为光纤光缆传输技术开发、光纤连接器组件的设计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拥有安徽省光缆组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宇航光纤互连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搭建运营了某军标生产线。研究部近三年获发明专利授权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1项。
研究部完成多项重大工程配套,大功率某光缆组件配套的北斗导航系统已陆续完成装机发射;配套某光缆组件的火箭搭载卫星成功发射;完成部分重点型号侦察机、干扰机、雷达等配套光缆组件项目。曾获得省名牌产品、省电子工业工会“工人先锋号”、市“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市“青年文明号”、市首批“1133”研发创新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2.凤台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单位人数202人,党员66人,团员109人,35周岁以下青年136人。
2019年以来,交管大队积极发挥青年交警主力军作用,大力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坚持路面隐患排查治理,全力打击酒驾醉驾、“三超一疲劳”等,查处各类交通违法案件,事故处理连续13年荣获全省一等事故处理岗位。大队持续开展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整治城区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等工作,结合交通事故处理和车驾管窗口服务,提高办事工作效率,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提升为民服务形象,大队分别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全县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称号。
3. 田家庵区消防救援大队,现有人员88名,其中党员30名,团员38名,35岁以下青年85人,占总人数的96%。
大队具备快速接警和及时扑救各类火灾事故、抢险救援的能力,担负着淮南主城区二分之一的消防保卫任务。大队提请区政府组织开展5次消防安全专项检查行动,消除各类火灾隐患5000余处;联合13个部门,组织开展专项整治7个、联合排查20次,约谈不放心场所负责任人、管理人180人。有效保证全区火灾形势平稳下降。大队接警出动552次,出动消防车1626辆次,消防救援人员6631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71人,疏散人员364余人,抢救财产1724余万元。有效维护了全区经济建设成果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大队先后被省厅评为2016年度全省公安机关“百优所队”,2016、2017、2019年荣获全省“标兵大队”称号,2017年被评为“全省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橄榄绿”志愿服务队被团省委评为“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被省文明办评为“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典型,被评为“淮南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4.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一支积极向上、具有战斗力、甘于奉献的青年集体,现有医护人员29人,党员7人,研究生学历8人,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主治医师7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医护人员18人,占总人数的62%。
呼吸内科秉持着“救死扶伤,爱心奉献”的理念,用严谨认真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帮助病人远离病痛、战胜病魔,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医院发热门诊是抗击疫情的“前沿阵地”,呼吸内科作为发热门诊的主力坚守一线,每天有大量的发热患者来就诊,仅年初二最高峰一天就诊量就达288人。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无畏生死,为保护全市人民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03年获院“抗击非典优秀科室”、2003年获市“优秀青年标兵科室”、2005年、2006年护理综合质量前三名、2017年获院“医疗质量先进科室”,2019年呼吸科所在支部被评为院“优秀党支部”。
5.淮南通商农商银行公司业务部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青年集体,现有员工33人,党员8名,团员3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员工有20人,占总人数的60.60%。
在总行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秉承 “人本、责任、诚信、共赢”的企业文化,锻炼出了一支朝气蓬勃、拼搏向上、务实奉献的青年团队,目前服务全市9093家企业和“三农”客户,提供信贷融资110亿元。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立党员突击队,24小时提供金融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一季度累计发放信贷资金14.3亿元,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并在淮南电视台新闻联播中重点报道。近年来,团队曾获淮南市优秀团支部和淮南通商农商银行“业务发展一等奖”,团队成员曾获安徽省优秀青联委员,安徽农金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安徽农金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淮南市第七届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编辑:程娟 审核:李根